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量:0
7月1日,据亚羽联和印尼羽协发布公告称,我国羽毛球一单打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突然晕倒,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年仅17岁。噩耗传来,许多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痛惜和哀悼之情。据媒体报道,有急诊专家指出,从比赛视频看,其在无接触的情况下倒地抽搐,送医后身亡,基本符合心源性猝死的情况。
关于心源性猝死
PART 01
《中国急救医学》上刊登的一项针对5516例猝死者的解剖结果显示,发生猝死的人,心源性占比高达58%。
而心血管疾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病因。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显示,由于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仍在升高,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高血压2.45亿、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等,这些都严重威胁到大家的心脏健康。
心血管疾病过去总被认为是老年病,但如今中青年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长,增长幅度已超越老年人。这主要与现代生活的大环境有关,工作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高盐饮食,经常熬夜,体育运动减少或过于剧烈的运动、酗酒等。【注: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可以参考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健康生活8要素(Life'sEssential8)”:不吸烟,体重正常,规律运动,健康饮食,血压、血脂和血糖正常,健康睡眠。】
案例分享:干细胞与心血管疾病
PART 02
关于心血管疾病现有的治疗方法仅能延缓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令人鼓舞的是,已有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证据表明, 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有助于治疗心力衰竭(HF)和急性心肌梗死(MI)。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2023年,《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组织专家撰写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国专家共识(2022)》[1],点明了:结合目前临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安全的,干细胞的低免疫原性也使异体干细胞移植成为可能。
案例一
200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行业期刊J Am Coll Cardiol上发表了题为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dose-escalation study of intravenous adult human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chymal)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急性心肌梗死后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研究)的临床报告。
该临床研究,首次使用MSCs移稙治疗心肌梗死53例,该试验为间充质干细胞的使用提供了关键的安全性和疗效数据。
案例二
2015年,海军总医院公布了一项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双盲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结果。
研究在治疗组中纳入了58位患者,并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心肌活力显著提升,梗死区域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同时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DS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显著减小。
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案例三
201例患者数据: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
日前,研究人员通过查找已有临床案例进行荟萃分析[2],阐述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项荟萃分析共纳入了三项随机对照试验(201 名患者),研究对象包括有症状的心脏病成年患者;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研究报告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的平均变化、梗死面积、六分钟步行距离、功能状态、从基线到随访期结束的不良反应。
图 | 表 1:纳入研究的总结
研究者将LVEF 改善结果,根据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的随访时间分为两个亚组:第一个亚组为 12 个月随访,第二个亚组为 6 个月随访。
结果表明:在 12 个月的随访亚组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的总体效果优于安慰剂组;在6个月的随访亚组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的总体效果并不优于安慰剂组。
图 | LVEF变化图
研究人员分析的结论为: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心脏中可能会在 12 个月后增加 LVEF。纳入研究的不同随访时间(6 个月和 12 个月)导致的结果差异,考虑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的改善作用更多体现在长期影响。当然由于数据有限,这项荟萃分析仍具有局限性,还有更多问题值得探索。
未来展望
PART 03
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后令人欣喜的结果,都预示着它的潜力和前景十分广阔,但同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必将拥有更好的未来,也将有更多临床案例来验证这一点。
【注】文章内容旨在科普细胞知识,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