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0
1、什么是外泌体?生物界的邮差!
早在1983年外泌体在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之所以被称为外泌体,是因为他们是被细胞通过内吞-融合-外排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群直径在40nm到100nm之间的的盘状小泡。
所有培养的细胞类型均可以分泌外泌体,且外泌体天然存在于包括尿液,唾液,血液等人类的体液中。他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DNA以及RNA等。因为含有丰富的物质,外泌体小小的身体里就蕴含了大大能力。有时他们会充当清洁工,清除细胞中多余的或不必要的物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然而更多的时候,他们在细胞间扮演邮差的角色,忙于在各种细胞传递信号。
2、干细胞外泌体—“邮差中的精英部队”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科学家罗思曼,谢克曼以及德国科学家祖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美国抗衰老医学研究会主席klatz博士称:“外泌体是干细胞技术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人体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能分泌外泌体,但外泌体的功能取决于其来源的细胞类型。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囊泡,将干细胞的精华部分——mRNA、miRNA、IncRNA,还有细胞因子等打包运出干细胞体外,通过“细胞间高速公路”来“快递”到人体各个组织内。与干细胞不同,外泌体对受损的微环境不响应,但具有改变细胞外基质,改变受体细胞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调节细胞凋亡,生长,增殖和分化途径的能力。
3、干细胞外泌体的十八般武艺
作为邮差中的精英部队,干细胞外泌体又在哪些疾病治疗领域开疆拓土,施展其本领的呢?
1)皮肤修复以及抗衰黑科技
已有研究发现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外泌体可以显著降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水平,并上调HDFs中胶原的表达,为干细胞外泌体美容抗衰提供了理论依据[1]。在临床上,干细胞外泌体主要治疗烧伤、烫伤、皮肤溃疡,再生健康皮肤;用在护肤方面,主要是对外伤受损、衰老、中毒皮肤进行修复,全面调理皮肤、改善肤质,令肌肤恢复年轻、健康的状态。
2)修复心脏功能的新主流
近日,传奇球星迭戈.马拉多纳因突发心肌梗死去世的消息轰动了海内外。心肌梗死这种疾病再次引发了人们更为深入的关注与探讨。
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脏功能的作用主要归因于分泌大量可以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而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胞外囊泡含有脂质、蛋白质、代谢物和RNA,在这种旁分泌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心脏供血不足的病理环境中被封装的miRNAs已被确认为是血管生成的重要正向调节因子,从而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
此外,在再生医学中,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刺激受体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因此,它们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与维持内皮细胞生存和增殖的能力有关。
3)促进韧带愈合,减少疤痕
一项研究表明,外泌体和受外泌体诱导的巨噬细胞可以促进韧带愈合并减少疤痕[3]。说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促进肌腱和韧带的愈合方面有着令人兴奋的潜力,可以改善人类运动损伤的愈合轨迹。
除了上述的几种疾病之外,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外伤性脑损伤、肌肉骨骼系统、肝损伤、肾损伤等方面都展现出强大的修复再生和保护能,因此外泌体有望成为再生医学“无细胞”治疗的一种新兴的修复工具,打破不可逆损伤这一修复障碍,使再生成为可能。
干细胞到不了的远方 就让外泌体去吧 !
参考文献
[1] Xu D, Tahara H. The role of exosomes and microRNAs in senescence and aging.
Adv Drug Deliv Rev. 2013 Mar;65(3):368-75.
[2]Zhang ZG, Buller B, Chopp M. Exosomes - beyond stem cells for restorativetherapy in stroke and neurological injury. Nat Rev Neurol. 2019 Apr;15(4):193-203.
[3] Chamberlain CS, Kink JA, Wildenauer LA, McCaughey M, Henry K, Spiker AM,Halanski MA, Hematti P, Vanderby R. Exosome-educated macrophages and exosomes differentially improve ligament healing. Stem Cells. 2020 Nov
[4] Huang L, Ma W, Ma Y, Feng D, Chen H, Cai B. Exosomes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 new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t J Biol Sci. 2015
Jan 12;11(2):2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