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8 浏览量:0
克罗恩病是一种消化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的免疫功能。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反复发作,不易根治。青少年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18~ 35岁,男女患病率相近。研究发现约 25% 的克罗恩病患者伴随肛周瘘管的发生。
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PFCD) 的瘘管形态复杂多变,临床难以实现瘘管的完全愈合,且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复发。由于破坏了肠道导致炎症发生,这种炎症通常会穿入受影响的肠组织各层,并可能形成穿透肠壁的瘘管,瘘管为粪便侵入组织并引起严重并发症提供了途径,其中瘘管发生的最常见区域是直肠或肛门区域。高复发率和瘘管引 起的并发症,如继发性感染、肛周脓肿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对于此类并发症,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治疗都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法。
即使在手术后,许多患者也只能暂时缓解,临床上急需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新策略。
干细胞被写入
克罗恩病肛瘘相关的专家共识意见
2018年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 》的展望中,认为MSC移植将来也是符合成本—效益的临床治疗方案。
2019年《中华炎性肠病杂志》发表的克罗恩病肛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意见中则明确推荐MSC是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有效方法。
一项在欧洲7个国家和以色列共49家医院进行的多中心的三期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ADMIRE-CD,NCT01541579)报道了局部注射自体脂肪来源的间质干细胞对CD复杂性肛瘘的疗效。该研究共纳入212例患者,24周时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49.5%和34.3%(P = 0.024),该结果表明干细胞对pfCD患者有一定的作用,且目前尚未见干细胞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下调免疫反应、抗炎和促进组织愈合等功能,给 PFCD 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早在2016 年,西班牙巴塞罗那胃肠病学临床医院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临床3 期研究结果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克罗恩病复杂肛周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案例分享:干细胞与克罗恩病肛瘘
案例一
行业专业期刊《福建中医药 》(2023 年 3 月)上一篇题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的综述报告。
该报告系统评价间充质干细胞(MSC)局部注射治疗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PFCD)的临床瘘管愈合率(FHR)及安全性。
该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治疗在瘘管疾病中站稳脚 跟,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出现以进一步确认 MSC 治疗 PFCD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次 Meta 分析结 果显示,MSC 在 PFCD 患者的瘘管中起到了减少炎症、下调免疫反应及促进瘘管周围组织修复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的生物疗法和手术治疗常伴随着 炎症、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在治疗后一段时间 内复发。本 Meta 分析通过整合 MSC 治疗 PFCD 后 在不同随访时间对应的 FHR 发现,在注射 MSC 治 疗后的 6 个月、1 年、2~4 年的 FHR 无明显差异,说 明 MSC 治疗 PFCD 预后稳定,可使瘘管持久性愈合。除此之外,迄今为止尚无文献报道与 MSC 治 疗 PFCD 相 关 的 不 良 事 件 ,说 明 使 用 MSC 治 疗 PFCD 是一种稳定、安全的方式。
案例二
来自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一项研究表明,运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来治疗克罗恩病引发的肛瘘具有不错的疗效与前景。在参与临床治疗的患者中,83%获得了完全临床缓解,疗效突出。
该项研究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在治愈顽固性克罗恩病引发的肛瘘中是安全并且有效的,也给未来治疗克罗恩相关的肠瘘、直肠阴道瘘等相关并发症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未来展望
整体来看,干细胞试验在患者数量和随访方面的相对稳健性,为克罗恩病肛周瘘的方向的应用打开了大门。现阶段罗恩病肛周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治疗也是临床面临的一大困扰。
随着科研的进步发展,干细胞作为CD的一种新型理想临床应用方式,其免疫调节、多向分化以及抑制炎症反应等功能可以在CD的临床应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干细胞现有作为一种新的临床应用研究方向,其愈合的标准、注射的剂量与方式、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保障,以及质量监控的标准等方面亟需解决,但是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会给CD患者带来曙光。
【注】文章内容旨在科普细胞知识,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